“明月山,擢秀鄉(xiāng),去縣北九十里,醴陵、湘潭三邑界。峰巒高聳,月出即見。上有杉仙廟、靈谷崖。”前人的《月橋詩序》云:“攸邑東北有山焉,奇聳峻拔,每月出得先見其巔。登高而眺,一白萬頃,景象澄澈,得月之高,故曰明月山。”
明月山,又稱名明月峰,坐大橋高峰村,處攸縣、醴陵市、株洲縣三縣(市)交界地。因明月峰高,月出即見而得名。明月山亦為南岳衡山72峰之一。有人說,南岳是以回雁峰為首,明月峰為腹,岳麓山為足。明月山奇險雄秀,層巒疊嶂,高峻峭拔,廣6.4平方公里,主峰海拔860米。從嚴仙嶺延伸,與嚴仙嶺為攸縣西北部兩座姊妹山。
在明月山腳下,有一座杉仙殿,居攸縣、醴陵界上,坐身左邊醴陵市土地,右為攸縣地域,殿內供奉杉仙真人。清同治版《攸縣志》載:“杉仙真人,唐人。姓陳名皎,廣東潮陽世家。初為宏農大守,后棄官來攸,入靈谷山修煉。鄉(xiāng)有旱澇,禱之輒應。唐僖宗(874~888)時跨鶴沖舉。今明月山有杉仙廟。咸豐八年(1858)除蝗有功,加封‘顯應真人’。”
當?shù)貍髡f,唐朝末年在四川成都任知府,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棄官修道,定居明月峰云谷崖。在修煉期間,向附近三縣農民傳授消滅蝗蟲的方法,為當?shù)剞r民免費看病施藥,在當?shù)孛癖娭虚g享有很高的聲譽。功德圓滿之日,陳皎乘鶴升天為仙。為紀念這位一心為民的道教仙師,山下三縣的老百姓將他的“肉身”葬在明月峰頂。原準備在其墓上建一座石砌祠廟,但因山高路陡,石料難運上山,只好將墓砌成一個條石基座作罷。爾后,攸、醴兩縣民眾在明月峰山腰處建了杉仙殿以作紀念。再后來,攸縣大橋地區(qū)的民眾在明月峰山腳下又建了座規(guī)模龐大的杉仙殿,可惜毀于1958年“大煉鋼鐵”運動中,現(xiàn)僅存牌樓及后殿,其規(guī)模不及原來的五分之一。宋代,朝廷封陳皎為“杉山真人”,清代加封為“顯應真人”。從唐末到今,歷經一千余年,杉仙真人聲譽廣播,香火不斷。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,丫江橋地區(qū)的稻田發(fā)生蟲災,必定要用“八抬官轎”抬著杉仙真人的塑像進行“游禾”。據(jù)說靈驗得很,抬杉仙老爺?shù)摹肮俎I”至今還存放廟內。前些年,有廣東潮陽的陳氏后人來此為杉仙老人掃墓拜祭。
明月山,有鈾礦資源,由原鄉(xiāng)鎮(zhèn)企業(yè)——707礦負責開采和粗加工。發(fā)源于明月山的大橋水是沙河源頭之一。水源出山后,過明月橋,匯松江,出塘陂,從富田、岳田垅穿過到網金,于城頭合嚴仙水入沙河,干流23.4公里。在富田、岳田之間的田垅里,聳立著兩塊巨石,巨石四周環(huán)繞著幾株遮天蔽日的古樟樹,景致優(yōu)美。傳說上古時期,攸河兩岸無石,土地重量不足,玉皇大帝派神仙從明月峰挑石送到攸河兩岸以平衡土地重量。某天晚上,該神仙挑一擔石頭走到富田垅里時,扁擔突然暴斷,石擔的一頭掉在富田垅里,另一頭掉在陽家臺對面的山上,扁擔卻飛到了湖南坳境內的排山。從此排山漫山長滿了楠竹,而石頭掉落的兩個地方,一個叫仙石,一個叫石牛頭。這一個神話故事故不可信,但千百年來奔流不息的大橋水,養(yǎng)育了兩岸人民卻是事實。1963年10月動工,1964年7月竣工,在原雙峰大隊修建的明月水庫,庫容169萬立方米,灌溉大橋、丫江橋地區(qū)的農田面積6000余畝。
明月山地勢險要,是攸縣一個軍事要地。太平天國西王蕭朝貴率軍從廣西進軍長沙由此北上。民國七年(1918),護法軍劉建藩率兵經此地追擊軍閥張敬堯的東路北兵。1927年第二次國內革命戰(zhàn)爭時期,在醴南四區(qū)黨組織的領導下,在這里爆發(fā)了“攸北農民暴動”,成立了大橋鄉(xiāng)蘇維埃政府。攸北農民暴動的組織者賀筱鳳、楊鳳樓為革命獻出了生命。